[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 行程路線 :西口小瑞士→焙灶→西口→烏山東西口越嶺道→東口→曾文之眼遊客中心→觀景台→風吹嶺公車站→大埔市區
  • 全程距離 : 38公里→山路4.1K+產業道路步行11.9K+攔三次便車共約22K
  • 最後補給 :大埔市區的嘉埔門市是最後的正常小7也是最後看見ATM本人的地方。
  • 住宿地點 : 松竹梅渡假民宿,離市區有1公里,在加油站對面
  • 行程建議 : 西口小瑞士往焙灶的產業道路,如果遇到上坡基本上就是超級陡上,此路段要注意狗,只要一隻叫整村都在叫。接上大馬路往左一直走就可以看到往東口的指標,但令人納悶的是地圖上說這條大馬路是174,政府的扛棒卻寫175。進岔路繼續踢很硬陡的產業道路,西段這邊沒有訊號,布條與路標也很少,請睜大眼睛找路喔!東西口越嶺,秋冬季超級乾,但卻很難走,沙土很鬆不小心就會坐電梯去地下室,登山杖跟工作手套不可少,還有很熱,水要準備多一些。飯糰把GPX放到健行筆記,有了它可以省掉很多找路的時間,也防止迷路喔!(下載點 → 山海圳 烏山東西口越嶺道)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行程安排 : 西口小瑞士→焙灶→西口→烏山東西口越嶺道→東口→太熱走不動第一次攔便車約搭乘2K→曾文之眼遊客中心→剛吃飽沒有力氣又攔了一台小發財約搭乘3K→觀景台→風吹嶺公車站→等公車的時候又硬上一個大哥的車搭了17K左右→大埔市區

吃完昨天在小7先買好的麵包,快速完成榮譽的值日生交接,今天的行程很硬,我們意志非常堅定地要加快腳步,趕在下午4點前抵達風吹嶺公車站。今年缺水的南部,西口小瑞士的漩渦天眼看起來就像一口乾井。昨日的好心人小維說,在這個水力發電廠還沒蓋時,這裡有大片的草皮,還可以露營。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 : 大圳之路∣西口小瑞士到東口遊憩區 圖片來源 : KNOX LIVE WILD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 : 添完香油錢並把環境打掃乾淨與復原, 祈求土地公保佑我們一路平安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 : 西口小瑞士 (飯糰今天是值日生)

走在這條寂寥的產業道路上,我們四個人的違和感非常重,偶爾遇見的老人家對我們也帶著好奇心。狗不停地吠,幸好牠們都有拴著,我才敢大聲。過了橘子園,路旁開始出現烘龍眼乾的工寮與龍眼園,我想這就是地名-焙灶的由來吧!

出大馬路往左走1公里多就是往東口的岔路,這裡又是無止盡的陡陡產業道路。經過一間工寮,裡面有一對夫妻,小花展現出她的搭訕神技,老闆娘不但拿出一堆橘子跟香蕉讓我們解渴補充體力,還每人再送兩粒~~~橘子啦!這裡除了烘龍眼乾,還有曬給中藥店用,長得像人蔘的蘿蔔乾,及蜂箱製作咧!真的是斜槓農家。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 : 烘龍眼的工寮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產業道路的80%都很好走,最後就會沒入雜草中,如遇下雨應該是會非常濕滑,而且其中有一小區塊是地雷區,依照飯糰不專業的判斷感覺像是猴屎。如不幸在這打滑,呵呵呵…應該很刺激喔!不用去日本韓國滑雪,這裡就可以滑shit了。

翻越烏山嶺的『東西口健行』據說在民國4、50年代是很火紅的路線,完全可以媲美中橫健行與溪阿縱走(現今火紅的眠月線為其中一段)。這條古道在山海圳國家綠路線可是承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也象徵著山與海的連結。1920年代,《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在興建烏山頭水庫時,就經常行走在這條路上。(延伸閱讀 : 被遺忘的時光~阿豐縱走x眠月鐵路(上))

八田與一是誰?為了不佔用版面就請自行查詢,給你們提示,他在現今台灣最紅的那個Moment就是2014年參與《KANO》的演出。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 : 下了這個坡, 難走的就來了(強烈建議用登山杖跟工作手套)

南部秋冬的野山經驗幾乎是零,行前南部山友提點路會因為太乾變得很滑,在北部都是因為下雨泥濘才會很滑,果真南北風情大不同。實際體驗之後,深深覺得北部的濕滑似乎比較容易 handle。久旱未雨的山徑,泥土乾到結成一小顆一小顆的泥塊,藏在厚厚的落葉底下。腳一踏就像是踩在玻璃珠上,嘩啦嘩啦的亂竄,走起來心驚膽戰。到了後半段,兩旁的樹枝越來越矮,必須靠著大腿肌力半蹲前行,部分路段的雜草樹枝也擋在路中,要如何突破重圍? 姊姊們就是硬幹!這段路絕對需要半天來解鎖,更不建議摸黑喔!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 : 沿途請注意這桃紅色的布條, 西段很少, 東段很多 , 應該是當初協會試走的時候從東段起登的緣故, 也因此布條綁的位置從西口方向很難看到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 : 東段有一段都是羊蹄甲, 山下的花還開著, 山上不知是太乾嗎?全都掉了, 連葉子也枯黃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 : 過了這塊崩壁就要到達東口工作站了

烏山嶺引水隧道

1930年嘉南大圳的整體工程完工,但水量仍不夠嘉南平原的農作灌溉。1939年八田先生提出要在曾文溪上游-大埔興建水庫,就是現在的曾文水庫。太平洋戰爭爆發的隔年,八田先生搭乘的遊輪被美軍擊沉而罹難,興建水庫的計畫因此擱置,直到1959年台灣省水利局開始進行規劃工作,於1967年開始動工,1973年完工,成為台灣最大的水庫。

而烏山嶺引水隧道就是將曾文水庫的水引流到烏山頭水庫的通道,八田先生花7年的時間開鑿這三公里的引水隧道。烏山嶺東西口健行的路線基本上就是行走在這隧道的上方,雖然這條路沒有漂亮的大景,卻是造福台灣與見證歷史的古道。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 : 登山咖狼狽完成, 熱爆了

很不爭氣的我們,從工作站踢了一段路到東口遊憩區,立馬走到公車站排前,可惜老天爺的指令是要我們繼續走,短時間內沒有車。東口遊憩區,以前是可以露營的,公廁裡還有被禁止使用的淋浴間,真是可惜了這個好地方。今天大家身上只剩下一包蝦味先行動糧,但沒人想多踢來回2.5公里到曾文新村覓食,只能把一切都賭在曾文之眼遊客中心,就算只賣泡麵也可以。(公車資訊 : 大台南公車 綠24) #曾文新村的某間飯店裡有7-11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 : 大圳之路∣東口遊憩區到大埔 圖片來源 : KNOX LIVE WILD

備註 : 官方路線的水路是展示用的,根本沒辦法搭,只能走陸路。飯糰曾詢問過曾文水庫的遊艇部門,原因是因為大埔那邊的水位太低無法停靠船隻讓遊客上岸,非關旱季,只能拿來做秀。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日正當中,路樹的影子都收起來了,柏油路面散發出來的熱氣非常折磨人。前方的夥伴已經默默舉起一度贊,但是車子一一的呼嘯而過,直到一台來工作的廂型車,這是山海圳攔的第一台便車。

與大哥道別後,四個人就像是發現綠州,衝進遊客中心準備要獵殺食物…喊完每人一杯飲料,看到菜單上面有簡餐真的是感動不已,就算平日只銷售鍋燒麵,也心滿意足,接著再每人加碼一杯小時候愛吃的阿奇儂冰沙系列(大杯的喔),爽啦。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 : 曾文之眼遊客中心

花了40-50分鐘午餐,接下來還有9K要踢,以現在的戰力3小時要踢9K是有那麼一點點緊。就像馬啾在第一天踢自行車道的時候說,平路、產業道路與柏油路不是我們的主場,我們的主場在山徑、在探勘的道路上。出發前,我們依舊很理智的檢查是不是有正要通過的公車,看起來好像會有…但不太確定是不是剛走,只好用邊走邊等公車的戰略。由於小花把駛來的各式車款都當成公車舉手在攔 , 我們應該走不到20分鐘吧,立馬攔到一台小發財,下一站直達景觀台,呵呵呵。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剩下最後4K,時間不到2點,只好順應情勢在觀景台點杯咖啡拖磨時間。這是飯糰第一次來曾文水庫的映象,沒想到湖水的顏色就像是峇里島的海一樣的蒂芬妮。聊著聊著,我們也該完成今日的最後4公里,好心的阿伯跟阿罵,見我們四位奇~怪的女子走在環湖公路上,不時跑來關切。阿伯這樣騎機車來來回回多次,都可以一個一個把我們載走了。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圖片 : 台3線上的風吹嶺公車站

綠25是這條路線上唯一的公車,每日只有早中午三個班次,最後一班16:05從楠西發車。我們抓4點抵達這裡是給自己多一些緩衝時間,因為如果錯過最後一班,這條路上大概天黑以後就沒什麼車了,鄉民都已經下班回家。我記得在大埔市區8點多的台3線,靜悄悄到讓人時空錯亂,以為是凌晨2點。等公車時,曾經有一位好心的大姊停下來關心我們,因方向不同所以只能把她放走XD ,是目送她離開啦 。 根據大姊說的感覺,公車從楠西發車也要30分鐘才會抵達風吹嶺,公車站牌的官方時間是+40分鐘,給大家參考。(公車資訊 : 大台南公車 綠25)

等待公車的同時,由於我們還要去大埔尋找住宿點,最壞的打算就是免費的大埔露營區,但這裡聽說是小黑蚊的大宗產地,還是會怕怕,我們睡的是天幕呀!一位剛下班的大哥被我們的惡勢力給攔下來了,『大哥,你要去哪裡?』『大埔』『可以載我們嗎?』。就這樣今天攔的第3位大哥聽著小花為他獻唱的70年代老情歌組曲,並介紹了我們便宜的民宿,還載我們去,讓第二天的行程順利圓滿完成。

[山海圳D2] 串起山與海的時光隧道,重返消失的烏山越嶺東西口。(內有GPX)

大埔推薦美食就是大立餐飲部的砂鍋魚頭,招牌油雞也很好吃,但是營業時間很早就關了喔,請斟酌時間。話說店招牌沒開燈,一開始以為要打烊了,才知道這陣子琉璃蟻肆虐,只好少開燈,不然可能又是一種災難片的開端。#大埔有賣小黑蚊的艾草蚊香 #我們在這裡的最後正常小7把用不到的物資跟小黑蚊蚊香都店到店回台北 #這是飯糰此行中最後一次見到atm本人<待續>

[山海圳系列]


延伸閱讀

您可能也會喜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Blogimove部落格搬家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