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 行程路線 :大埔市區→茶山部落
  • 全程距離 : 11公里→產業道路步行9K+好心人出現接送最艱難的2K
  • 最後補給 :大埔橋前有雜貨店與公廁,過橋之後要到茶山部落才有補給喔
  • 住宿地點 : 林姊的窩
  • 行程建議 : 因為是糜爛的一天,沒有什麼好建議,過茶山大橋,那路整個在眼前站起來,有夠陡的產業道路啦!

行程安排 : 大埔市區→台三線333(對面有雜貨店)→大埔橋(橋前有雜貨店跟公廁)→青雲瀑布→和平窯→茶山大橋前與好心人會合野餐→茶山部落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圖片 : 原鄉之路∣大埔市區到里佳 圖片來源 : KNOX LIVE WILD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圖片 : 山海圳第三天出發

與民宿老闆拍完合照,一行四人許願今天一定要全程用雙腳走到茶山部落,10K的產業道路,不能再偷懶了!前半段沿著台3線行走,對向行駛來的工程車放慢速度對我們比讚,原來是昨晚住同一家民宿的客人。公路沒什麼風景,我們如同行軍一樣排一列直直前行,邊聊天邊聞到有種說不出來的臭味…靠么,是我們身上發出來的味道!昨天借用民宿洗衣機洗衣服,可能洗衣粉放得不夠多,大家身上散發出一種很詭譎的味道,比沒洗澡還要臭。

而老天爺聽到了我們的心聲,邊坡的水溝裡,我們撿拾了許多無患子準備拿來當應急的肥皂。11月底,早上7點半,我們才走3公里多,就覺得很熱了。所幸在台三線333公里指標處有一家雜貨店(穗興商行),常客阿伯對於我們的行程非常不看好,問得很詳細然後又一直潑冷水。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圖片 : 對面有一間雜貨店-穗興商行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圖片 : 大埔橋, 過橋右轉就是往茶山部落的青山產業路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圖片 : 位在路邊的青雲瀑布, 下去拍照順便用天然無添加的無患子洗臭臭的魔術頭巾, 手帕跟袖套, 舒服多了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雖然走在產業道路上,但是樹都長得很含蓄,樹蔭不多,頗悶熱。路邊出現了竹炭冰淇淋的招牌,救星來了,熱情的老闆娘除了派兒子出來介紹竹醋液的製作過程,當然一定要熱情的介紹我們這些目前腦波正弱的遊客們。在和平窯玩了很久,老闆娘除了讓我們喝到爽也外帶裝滿竹炭水,竹醋液更大方讓我們噴全身,買竹炭冰淇淋還送竹炭花生現場隨你吃,姐姐們吃得爽當然也就開心花錢買竹醋液。不過這裡的竹醋液跟其他觀光地區賣的價格真的便宜許多,現場買還有優惠,推薦給大家!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一台一台9人座小巴從我們身旁呼嘯而過,最近的國旅真的夯。還記得那位雜貨店的常客阿伯,騎著摩托車經過我們,然後冷冷地留下一句話『你們怎麼才走到這裡?』,怎麼有種被人看小的感覺… 。 在叉路口,我們捨棄新的橋過曾文溪,選擇繼續前行,行走一小段美寮部落聯絡道再經由茶山大橋(舊橋)往部落。這條聯絡道應該只剩美寮部落的居民使用,路上的落葉幾乎已遮蓋住一條車道,橋前有一座廢棄的派出所,派出所大門深鎖。

大家都覺得累了,就地選在派出所前的陰涼處坐著休息。此時天降聖旨,馬啾跳出了訊息,國裕大大臨時取消爬山行,打算來給我們個驚喜,大埔市區與茶山部落來回2次都沒看見我們,推算應該是我們在和平窯鬼混的時候錯過了,只好打給我們問人在哪?甜點、舒肥雞、咖啡、茶與餅乾,這補給也太豐盛了。吃完還順便搭大大的車直上茶山部落,傳說中超硬陡的那2K就這樣照著老天爺的安排跳過。還記得早上說今天只有10K絕對不能攔車,事實上也沒有攔,聖旨直接派車來接我們。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抵達今晚的住宿~林姊的窩,林姊也剛從外面回來。夥伴中有一個小花,三個人勉強可以鎮住,沒想到林姊的功力整個比小花強上100年。跳耀的邏輯,還有很少人能擁有的冷面笑匠技術,笑聲從進民宿到最後離開沒有停過。住在林姊的窩,就像是去朋友家,隨興又不失禮。我們拿著林姐買來的一夜干去鄰居家換小芋頭回來蒸;林姊分享他的故事,我們聽得入迷,笑聲不斷。林姊的手藝很好,自製的辣椒,自己醃的脆筍湯,簡單的菜餚卻讓人覺得溫暖又滿足。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圖片 : 第一次看到小7的智能販賣機,還可以用icash購物累積open point。販賣物品的種類我覺得頗多,但唯一無法做到的就是賣酒。要買啤酒還是請到部落的雜貨店喔~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圖片 : 冷清的街道 , 早上那些遊客在這裡吃完午餐就離開了,明明這附近有很多景點,我們四人是因為步行來不及賞玩茶山的美。

Hufu是鄒族語,涼亭的意思。涼亭就像是家裡的客廳,以前打獵回來,會在涼亭裡分享同樂,『分享』這個概念就是茶山每年11月的涼亭文化節的起源。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圖片 :茶山部落座落於曾文溪源頭,是阿里山鄉最南端的村落。青山產業道路銜接了嘉義大埔鄉與高雄娜瑪夏,部落位於三岔路的上,是由鄒族、漢人、布農族三族文化融合,彼此分享、歡慶喜悅的地方。鄒族語Cayamavana,日據時代稱珈雅瑪,意為「山腰上的平原」。音譯日語的茶(Jia)加上山(yama),因而稱為茶山。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圖片 :這座吊橋是在前往小學時意外發現的,已經廢棄的吊橋應該是以前在溪底水泥橋還沒蓋好時要通往新美的橋樑。爬山咖本來很想試著往前走,硬推唯一的男性大大帶頭,最後被濃密的蜘蛛網給擊退。
[山海圳D3]原鄉之路的熱情從茶山部落開始
↑圖片 :進到小學的時候,已經是下課時間,我們看到兩位年輕的老師還陪著幾位小朋友等家人來接。部落的小朋友總是非常活潑,不怕生的跟我們玩。四個老小孩坐上鞦韆,上一次隨著鞦韆擺動抬頭仰望的感覺不知道是何時,瞬間我們找回了童心。

[山海圳系列]


延伸閱讀

您可能也會喜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Blogimove部落格搬家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