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巒安堂,回到那一年牡丹花開時

台灣光復後,郡大山列的歷史全在林業資源的開發上。以郡大山與西巒大山為伐木區的「巒大山林場」,就在積極的賺取外匯下,成為全台六大林場《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竹東、太魯閣、巒大山》 之一。
在飯糰2014年單攻完西巒大山後的2-3年,偶爾看到FB跳出巒安堂的紀錄,雖然曾經發誓再也不去西巒大山,但這座在深山中小廟的色彩實在太吸引人,沒辦法拒絕啊!228連假前一個禮拜,一直以來都是飯糰登百岳的好夥伴們火速約了一團,難得把行程安排這麼糜爛,加上適逢換角季節,就來個巒安堂順路撿角回家路過西巒大山團!令人滿心期待的撿角啊~假文青的下了回到牡丹花開時,但牡丹花要4-5月才會盛開,現在這個季節只能看到木造宿舍旁,廢棄玻璃瓶堆中仍就矗立的梨花開。
D1: 0800雙龍林道登山口-0910崩壁-1000木梯-1005第一水源處- 12:00最後水源處-1300停機坪營地
部落接駁車很準時的來約定的地點載我們,從雙龍村進入雙龍林道,道路狹窄蜿蜒坡度大,連我們最強的女車手-猴子都說她不敢開。我們看來完全沒有會車空間的林道,部落接駁大哥根本就像在開高速公路一樣,怡然自得。登山口位於林道終點16K處,不過林務局在10.5K處設了一到柵欄,只有部落有鑰匙。連假一大早我們已經見識到接駁這條路線的車潮,好加在這條路線就是營地多,只是最近老天沒下雨,水流很小,只要不是逆滲透、咖啡水或濃茶都好。


登山口一開始,不曉得是不是疏伐,沿路有許多被做記號砍掉的樹木,這段上坡不長,很快就接上中之線警備道系統的人倫林道線。迎面而來三位部落族人,年紀剛好是老中青三代。他們趁著農閒時刻回『家』看看,順便打獵。我們問『有抓到嗎?』,最年長的大哥說搖了一下背後的竹籃,當然有喔!我們再問『撿得到鹿角嗎?』,大哥用手比了一下眼睛再指著附近的的的地上說『看清楚就有』。走在最前頭的大哥,突然從背包裡拿了一個東西出來,你們說這個嗎?一個剛長出來沒多久就打架掉的小鹿角。『給妳們吧!』,一開始就屁胡了一支鹿角,我們都覺得這是一個好預兆,信心滿滿啊!這趟撿個三支應該不成問題。



過崩塌,會經過4處水源,久旱未雨的中南部水流小的可憐,我們在第四水源處取水(距離停機坪約1個小時路程)。有一個大隊伍在水源處後方的小空地午餐,過空地之後有一個小落差,稍微濕滑。幸好我們比大隊伍先行,這個小落差造成後面大塞車,爬上落差時還聽到後面的大姐脾氣很差不斷靠么前面的幹嘛不走。啊就走不了,不然你想怎樣!?







【停機坪】為治茆山與西巒大山的最低鞍部,看記錄說附近有巒大山警官駐在所,因已無任何遺跡,就沒有去找。據前輩紀錄說北支線走150M左下溪谷有水源,不過記錄不明,加上第四水源至停機坪好走用不遠,還是先把水背好吧!
下午一點抵達停機坪,還沒有很多隊伍抵達,有很多空間可以挑選。停機坪真的很大,卻與想像中差很多。地上有很多石礫與小灌木,但主要還是垃圾,第一印象就是髒髒的。我們往治卯山方向走去,運氣超好~獵人的超大獵寮,超新的大帆布還有已經搭建好的『廚房』。原來這獵寮就是一早遇見的那三位搭建,只要是被獵人選中的地點基本上就是附近區域的帝寶,晚上就決定直接睡天幕啦,省下明天要收帳的工作。時間真的太多,真的很想要撿角的三個人 : 飯糰、猴子與馬揪,此篇就撿稱為『巒安三角行』,開始在附近展開地毯式搜索。但是這附近都沒有發現很多鹿大便也沒看到磨樹皮的痕跡,收穫只有飯糰撿到的一個山羊頭骨。





Day2: 08:00 停機坪營地出發-08:20 廢棄機車-09:25 廢棄木屋-11:45 牡丹園- 11:55巒安堂-12:30 取水
很多人走這條路線都會花半天的時間順撿治茆雙塔,但為了符合糜爛的定義,我們打從一開始就沒有要去的念頭。縱使治茆山被列為『台灣百名山』,依舊無法動搖我們的信念,時間就是要留給美麗的巒安堂!
【台灣百名山】,是101年由林宗聖先生在『台灣百岳』雜誌中票選發表,高度從海拔最低的綠島火燒山280m到最高的玉山3952m。入選條件除了本身就有名氣,就是要有名氣或者兼具溫泉、史跡、原民、尖奇山形、美食等元素。不過超過一半的山都已經是百岳或小百岳了,飯糰沒什麼興趣,還是覺得『日本百名山』的由來與延伸比較吸引人。


踏上前往巒安堂的林道,寬敞平坦非常舒服。過廢棄機車一會兒,鍾爸鍾媽那團的男丁說要下切200到中之線警備道尋找舊的遺址,等我們再次於巒安堂相遇詢問成果如何?有看到日據時代的舊玻璃瓶但沒有找到遺址,或或許實際上遺址也已經沒有存留任何遺跡了。








【南投林管處水里工作站 – 人倫分站】-我們此行的重點,位在人倫林道37.6公里處,是巒大山林場伐木時期的行政中心,於西巒大山東側。整個工作站大致上可規劃為五層,最下層是牡丹花園與苗圃,沿著中央大道而上兩旁是木造員工宿舍,接上人倫林道有發電室、撞球間、修車廠,最上層就是辦公室、福利社與巒安堂。

【人倫牡丹園】,位在人倫分站的最下層,當時林務局栽培約25種400多株的牡丹花,也是當時全台灣唯一種植牡丹花的地方。在帝制時代,牡丹花與山茶花都是代表財富的富貴花。這裡的牡丹花是日僑送給蔣宋美齡女士,當牡丹花尚未綻放時就會剪下來速速運送到台北。其實蔣宋美齡女士最愛的是茶花,現今的陽明山花卉試驗中心(原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山仔后工作站)因為她喜愛茶花,從民國38年開始研究茶花與杜鵑花。而牡丹園的花除了送給蔣宋美齡,五月的盛開花季也會吸引登山客前來賞花。據說當時的牡丹花在伐木業停止之後,已被移植到阿里山,不過飯糰知道杉林溪的牡丹花超多,非常美麗’。



牡丹園沿著中央大道而上,兩旁是木造房舍是員工宿舍,比較下層的幾乎都已經塌掉,比較上層的雖然破損嚴重但都還可以進去參觀。看到超迷你的古早味磁磚浴缸,一個大男人坐下去都塞滿了吧!古早味的爐灶、燒柴的鍋爐想到了神隱少女的鍋爐爺爺。滿地的垃圾,其中大概8成都是”賓士”,民國63年上市的『阿比』空瓶。我跟艾拉用登山杖翻找伐木時代與現代的垃圾堆中,希望運氣好尋得一只美麗的玻璃瓶。


穿過木造房舍,踩著磚造階梯而上接回人倫林道,真難想像以前這裡是可以行駛裝運木材的大卡車。在這條林道上除了當時留下的機具、纜線,還有登山注意事項、各式各樣防火及注意的標示鐵牌、木造的電線桿。眼前來來往往的登山客,有的準備去取水,有的在找適合的營地,有的整理裝備準備出發西巒大山,看著他們的身影,再搭配周遭的場景就像時光倒流回到伐木時代的繁華景象。

曾經看過一個2008年的西巒大山單攻網誌,民國75年乘坐著柴車抵達38K處(人倫分站,現在我們說的巒安堂)輕裝1.5小時就可以抵達西巒大山三角點,那是他的第一座百岳。但這種好康已經不再會有,如今攀登西巒大山最少也要10個小時,怎麼覺得有種苦澀味。

最後一層,也就是最高一層就是辦公室行政中心、廁所、福利社與巒安堂,這裡不但是蛋黃區還擁有南三與南二景觀,是搶手的紮營熱點。有閒搶不到,只能早早到。即便在遠,還是要有個信仰寄託,也保佑平安。丹大林道有海天寺、郡大林道上的望鄉工作室旁也有做看起來像神社的小小土地公廟,巒安堂則是人倫工作站的信仰,供俸的是土地公,不過現在的廟裡已經空空如也。








Day3:06:15巒安堂出發-08:30西巒大山-11:10廢棄瞭望台- 13:30西巒大山人倫林道登山口
天還沒亮,四、五點就陸續有很多隊伍從經過修車廠前往西巒大山登山口,這個921以前的登山口。巒安堂下西巒最硬的就是這一天了,其實登山口到三角點的路沒有很陡,重裝也是1.5小時就到了,但為什麼我們的紀錄比2個小時還多呢?因為整隊的女生,除了艾拉都被屎耽誤,大家放風了將近40分鐘去拉屎看會不會運氣好到撿到角,我們對角的怨(監)念(持)是非常深的。


從西巒下新人倫工作站,就不用飯糰多嘴這段1500的落差陡下,回首之前的單攻網誌。挖靠!!!我跟心愛的造型還真有點醜,心愛最醜,我小醜。總之,飯糰依舊要發誓下次就算真的又不小心要去西巒,我一定不要再下人倫工作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