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百年八仙山伐木聚落-清水臺 x 伏地索道,偏離軌跡的時候就是暴力下切。

清水臺是1920-1930年代,坐落於佳保溪與十文溪之間稜線上的一個重要林業聚落,自從伐木轉往馬崙山而走入歷史。加上八仙山林場被遺忘的最初20年,清水臺更是被消失在八仙山的百年林業中。
元旦假期,為了要避開人群,我跟猴子選擇相對冷門的八仙山伏地索道與清水臺探勘,沒想到這一個躲開人群還真的一路上都只有我們兩個,當夜晚來臨….膽小鬼會怕怕der。
D0 我們住在松鶴部落的『松鶴夢緣』民宿,民宿是2-4人的雅房,但收費卻是用人頭計價,一個人600含現煮的早餐還有一杯手沖咖啡。反正都要等八仙山森林遊樂園7點開門,時間足夠在民宿好好吃個早餐再出發。#更棒的是回程還可以去民宿洗澡喔!

D1 八仙山第2停車場起登07:36-十文溪08:10-登山口8:57-木炭窯遺址09:30-八仙山駐在所11:46-斜頭角午餐約40分鐘-12:45左右出發-13:55下切處-14:55直接切到清水臺的大臺灣杉與石階梯-15:00選好營地紮下去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感謝昨晚民宿老闆說現在上網買有買一送一的優惠,加上之前Klook有點數,這次兩個人的門票只要57元。6點40幾分抵達收費站門口,已經開始在排隊等進場。八仙山主峰輕裝來回表定時間是來回8小時,越晚來車要停越遠。



在最後的停車場也就是第2停車場整裝,周遭都是背著小包包的登山客與遊客,心裡有種該不會今天只有我們吧~八仙山駐在所與清水臺的路線是從靜海寺後方的柵欄起登,當我們越過柵欄之時,可能眼前的路是平的,請我們協助拍合照的登山客差點就想要跟上來。
柵欄到十文溪很好走,尤其是要接溪邊的那段,完全都是平的,跟以往爬山都要下切再下切完全不同。沿著布條與疊石上溯,少雨的中南部冬季,穿著登山鞋左岸右岸來回變換不是問題。卸包小休,陡上1000公尺的前菜就在眼前,沒錯,這陡上跟後面的比真的只是前菜。我們選擇簡單的東八仙步道往上,一路上到八仙山駐在所路跡明顯,布條多到會讓人生氣,只有一處大概是1700-1800左右石會遇到的拉繩比較危險,其他就是低頭慢慢爬。


高度越高,地上不時出現長長的細鐵線要小心不要被絆倒或鎖喉,石頭砌成的駁坎、排水溝、輪軸、礙子、鋼索很多很多的酒瓶與瓷碗瓷杯。就像尋找鹿角的地毯式搜索,慢慢的往上走,看到了一大片的駁坎,這也是此行最大片也最完整乾淨的駁坎,八仙山駐在所,我們到了。

❰大日本麥酒❱建立於1906年,20世紀初,日本啤酒市場的朝日啤酒、札幌啤酒與惠比壽啤酒三大品牌爭霸。為了緩和競爭,大阪麥酒(朝日啤酒的前身)、札幌麥酒與日本麥酒(惠比壽啤酒)於1906年合併為大日本麥酒。1930年代中期,大日本麥酒在日本的是佔率已達市場的三分之二,直到1960年代才又分家,成為現在的札幌啤酒、朝日啤酒與麒麟啤酒。


八仙山駐在所有兩片駁坎很漂亮,駁坎上還有一棵大樹,有吳哥窟的fu~我往前一看竟然發現了不得了的東西。這裡竟然有一顆這麼『雄偉』的大樹,傳說在八仙山山區有一顆摸了會生男孩的樹就這樣被公開了。







在斜頭角索道頭吃飯糰配4G,這裡也有一片楓葉地毯,很漂亮。接下來就是這條路線的重頭戲了,我們即將要離開滿滿布條的舒適圈,尤其是前300公尺根本就是跨欄障礙賽。在斜頭角的這一層平台往另外一邊直行就是前往清水台的林道,一開始我們還傻傻地跟著布條往上走了10M,從溪邊登山口看到的布條都是東八仙的,畢竟倒在林道上的倒木們,當下不會覺得那是你要走的路。




這片平坦的林道除了一開始的障礙賽,後面有幾處小崩踏,有的地方有些濕滑,但都還算好走,也有好心人繫的紅色布條讓人覺得安心,不過也因為太相信這紅色布條,差點就變成智異山八仙版了。頻繁的比對航跡,我們來到了下切點附近,直到倒木亂葬區的最後一條紅布條。這段路總共有3個布條,但都看不出明顯下切點的路徑,此時我們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我們『相信』一路上總在需要的時間點出現的紅色布條會帶我們去比較好走的下切點,所以翻過眼前的倒木亂葬區,就這樣我們進退兩難了。因為真的不想再過倒木亂葬區,只好硬幹下切,真的靠北的陡,他奶奶的陡。剛下切沒多久,我們看見一個被砍掉的樹有一條黃色的布條(就是紅色航跡一直繞的那區) , 但附近真的沒路啊 。 落葉滑、泥土滑、連石頭都不是穩的,踩錯石頭就直接坐電梯到地下室。曾經嘗試往軌跡稜線的方向切過去,不到100公尺的距離就是到不了,最後我們直接暴力抵達清水台的台灣杉跟階梯那裡,總算是平安降落。

如果是從正規的路線(軌跡上的稜線)下到竹林之後再往前走有一塊被整理得很乾淨的營地,搭好帳前往ピヤワイ溪取水,建議真的要去活水好取的那個取水點。我們因為偷懶不想切下去幾十公尺,結果另外一個取水點根本下不去取水,只好又來硬幹下切去傳說中的水源瀑布。


D2拔營出發08:25-回到林道的下切點09:10-被鬼遮眼20分鐘與加綁下切點的布條09:35-八仙山駐在所10:25-回到溪邊12:30(休息30分鐘)-14:00靜海寺
昨晚大概晚上8、9點就去睡了,只有我們的清水臺也沒什麼花樣跨年。記得剛入寢時,外面吹起了一陣風。這陣風就像飛機呼嘯而過,風很大,地上的落葉滾動,頭頂上的樹梢搖晃的唏唏簌簌,風停止的很詭異,就像把電風扇關掉那樣的靜止,更加增添詭譎的寒意,阿彌陀佛。#凌晨也再刮了一次一樣的怪風 #下山回家的路上兩個人都覺得很奇怪因為這兩天都沒有起風 #感覺有人走路有風
❰清水臺❱的意思是取得清澈水源的臺地,佳保臺(現八仙山第2停車場))初期也曾被稱為清水臺,但其實真正的清水臺是在八仙山稜線上一個海拔約1800公尺的山地聚落,位在伏地索道中平段的東方,旁邊是一條ピヤワイ溪(比亞歪溪),也就是這次取活水的水源溪溝。清水臺腹地廣大,在1920年代的全盛時期有行政中心、販賣部、駐在所、旅店跟家眷住家..等約數百人的大聚落。
拔營離開前,我們繞了一下清水臺,不過能看到的石砌遺跡大概只剩下駁坎。回程我們一路對著航跡,實在想要知道昨天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我們找不到下切點。下切的路線就是跟著稜線走,真的是好走多了XD。



❰伏地索道❱民國6年,因為人工運材艱辛,耗費多,所以在山坡上建輕便軌道與伏地索道。這是台灣唯一的伏地索道,坡度最大33度,長度2公里。


切回林道之後,立馬就是要通過一小段崩塌,我們兩個人彷彿是失憶,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上中下三個路口,最後一次才選到正確的路口,如果玩魷魚遊戲我們已經死了。走回八仙山駐在所,我們把握時間再繞繞附近,發現正港的伏地索道,看那個斜切面超平整的,真的覺得很威。回到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停車場滿的咧,感謝猴子兩天一夜的照顧,下次我想去黎明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