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七佳部落位於屏東縣來義鄉與春日鄉的交界,位在中央山脈的山腰上,海拔約500公尺,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一書中記載,1967年的戶口登記表中老七佳已有75戶、314人,整個部落算算也有超過500年歷史了,現今也是台灣具有成為世界遺產潛力的景點。


 
為什麼要說是有潛力的景點?1971年,聯合國2758號決議案,台灣退出聯合國,因為台灣沒有加入聯合國,加上又不是《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即使台灣擁有很多符合條件的景點,如太魯閣國家公園,依舊無法申報,別忘了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但是飯糰還是認為既然是要保存文化遺產,應該就不能把未加入聯合國的國家給屏除在外,對文化與自然景觀是不公平的。
 
下午兩點多,我們搭上得利卡終於要前往這個迷樣的聚落,一個過了500年,至今沒有電力供應的部落。(有黑色部落之稱的司馬庫斯,早期因為交通不便也無電力提供,直到1979)


圖片  : 開車行駛的河床 

把車開上力里溪河床,飯糰心裡想著同樣是八八風災,同樣是要通過河床才可以到達的石板屋,同樣是每到汛期路線就會改變的回家路,這就是近幾年大自然帶給台灣的變化,比起我們築起的高樓大廈與條條柏油大道,所帶來的影響更快更巨大。


 

搖搖晃晃,半夢半醒我們終於抵達了,進入老七佳部落前的平地腹地是日據時代力里國小七佳分校的遺址,現在看起來就是一個停車場,但是部落的人總還是稱這裡為小學。


 
我們的導覽員鍾大哥帶領我們來到這次協助我們很多的鄭超大哥家門前,遵循習俗,經過女巫的入山儀式,告訴祖靈我們來到這,也請祖靈保佑我們平安。鍾大哥也熱心帶我們導覽並且有問必達讓我們了解排灣族與石板屋的智慧。


圖片 : 儀式ing..


 
不管台灣原住民從原本的九族到現在是14族還是16族,每一個族群都有他們自己的社會制度與文化特質。如泰雅族的精神為共享,沒有頭目,而排灣族則是遵循著非常嚴格社會階級制度規範,分別為頭目、貴族、勇士與平民。既然這樣,我們就先從頭目的家開始吧~
 
在排灣族裡,頭目是世襲制度,不管是男是女,第一個出生的小孩為繼承人。頭目在部落裡就像個皇帝一樣,擁有土地、獵場等統治權,也是精神支柱的象徵,主持部落內各大事物。也因此頭目的服飾華麗,而任何人的家都不可以裝是的比頭目的家還要美。
 


 

圖片 : 那塊大石板,只有頭目家可以立喔


圖片 : 頭目家的雕刻常見的就是百步蛇圖騰, 人形紋,雄鷹的羽毛


圖片 : 這個石板,是在大頭目家前面, 每當勇士獵人頭回來,就會把人頭獻給頭目,掛在這裡,把血瀝乾! 保持尊敬的心,千萬不要對這個地方不敬,也不要移動,會帶來厄運的

頭目的親戚就是貴族,家門口可以裝飾,但是就是要低調一點,在排灣族的社會階級制度裡享有特權。

勇士的家幾乎都是用獵回來的獸骨做為裝飾,當然也展現出他們的彪功戰秉。

圖片 : 勇士的家, 看看圖片中間小樹枝為分界, 圖片右手邊位子比較大,是給頭目等階級高的人坐的

平民的家,想當然就是不能在家門口有雕刻裝飾,否則下場就是

 
不同於其他的原民住宅多以竹子,木頭,茅草為建材,魯凱族與排灣族則是用石板來建造他們的屋舍。想像這些笨重的石材可能是從對面山頭,或者是山下溪谷搬運而來,先不管他們的建築工法,整個就是佩服啊。
 
聽說以前的屋子下雨時常會漏水,後來他們仿照百步蛇的鱗片,用石板推疊之後,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而石板的堆疊不止是單純的排列,鍾大哥還教我們分辨石板也是有公母之分,靠著敲打的聲音與顏色,石板堆疊的方式與使用的地方也不一樣。我只能說把公母石板放在一起的確是很容易分辨,但是如果單一石板在眼前,我只能說他就是一塊石板啊。


圖片 : 石板屋建築工法, 後面比較短,前面比較長,也因為這樣為了要支撐前半部的重量,在石板上的堆疊是有技術的 


圖片 : 為了緩衝水流下來的衝擊,每一段石板堆疊是越來越短


圖片 : 屋頂上的白石頭,遠看就像人頭骨,可以恫嚇敵人


圖片 : 這些石板都是有智慧的工法, 石板牆除了幫右邊的房屋擋水之外, 仔細看石板的順序能讓水沿著石板順勢流下

建造石板屋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東西,祖靈柱。每一個家屋在上主樑前都必須要立好祖靈柱,祖靈柱在排灣語有『天梯、天線』的意思,經過女巫的祭祀儀式後,這裡就會成為祖靈停留的地方。同時祖靈柱下方也是他們埋葬過世親友的地方(蹲葬),排灣族是泛靈信仰,萬物都有靈魂(TSMAS) ,我們在排灣族語常聽到VUVUU一詞,代表的不只是祖父母輩、孫子孫女輩的稱呼,同時也是祖靈的意思。除此之外,祖靈也是有分善惡,如果是在外面意外死亡的即為惡靈,是不可以埋葬在家裡面的。

圖片 : 祖靈柱 

大家千萬要注意喔,拜訪排灣與魯凱族的石板屋時,千萬不要隨便亂坐,不要觸摸到他們的祖靈柱,非常非常非常的不禮貌。
 
天色漸漸暗了,今天的晚餐可說是山珍溪味,非常豐盛。抬頭看看天空,今晚有一年一度的雙子星流星雨盛會,但是頭頂的雲層卻厚得讓人覺得好沉重。我們開著頭燈,大家圍在一起聊天,或許祖靈聽到我們的祈禱,雲散了,星星越聚越多,沒一會兒,已經推滿天。攝影組的就像勇士一樣趕緊上傢伙,想要記錄流星劃過石板屋的那一剎那,結果都空手而回。
 
今晚每個人都看到了好多顆的流星,每一顆流星又亮又長,連火流星都出現了。伴著族人們美妙的歌聲與原式幽默,大家都滿足的進入夢鄉。

 


感謝鍾大哥與鄭大哥兩天一夜帶給我們能夠認是排灣族與老七佳部落的機會,有人形容老七佳是個失落之城,荒廢40多年之後,在族人努力修復之下,這裡不再是遺世獨立的天空之城。我們乘坐著飛行石(得利卡)遠道而來,用相機記錄這一切,在一言一語間了解排灣族文化。